中国的人力资源成本正在上升——这与主流经济学家们鼓吹的劳动优势正好背道而驰。自中国加入世贸,申奥成功——我就感觉我们主动进入一个局,这种感觉不能公开陈述,因为一是跟主旋律不一至,官方不允许,二是怕头脑亢奋的民众扔砖——有嘴是说不清的。
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产业经济基本崩溃——这一点到现在也不会有人承认。而私营经济更不具规模——国民经济在软着陆中靠政策性信贷维持,这就是所谓的政策性贷款和历史坏帐——谁是责任人,从来没说过。也正因如此,中国出现两个世界奇观:一是驻京办跑部贿拔款;二是通过金融腐败在下骗贷款——这些钱又全部通过暗道进入私人腰包……
尽管当时经济基本停滞,但城乡储蓄余额仍达八万亿,其中有一半掌握在极少数人手上,因此,有当年记忆的人还能记得,虽然有庞大的城乡存款,但内需却根本无力——因为百姓真没钱。而经济更是疲弱得象随时都要死亡……而更大的问题是,中央财政也没钱——那真工业市场经济实验的大败笔。
朱镕基知道这样挺下去,经济会死,其它也活不长——所以它以消防员的身份的开始新的改革。摆在它面前至少二件事是紧迫的:一是中央财政的财源问题,二是中国经济的增长点问题。在它陏后的深化改革中,我们都已看到,它努力了;同时,也让百姓的利益失去很多。
中央财源主要靠二个方面:一是税收,二是国企利润。两税制不用多说了,都知道。国企应该明白——首先让它赚钱才能上缴利润,它就是后来的垄断央企,其余基本卖光——从这个意义上讲,国有资产流失基本是默认的。这个坛的右混们叫着要瓜分央企——那真有点赖蛤蟆不缺想向力,但又不自量力和味道——央企不是凭空来的,更不是给你们准备的——它要瓜你,而不是让你去瓜分它。
把经济弄弄活,还要靠三驾车:投资、外贸和消费。先说消费吧。
教育——你可以把钱存在银行不花,也可以不要利息,但你不能耽误下代的前程——上大学你要花钱的,要消费的,它一定能拉动内需。如果你还认为读书在中国无用,那么我就打广告,告诉你“知识改变命运”——我在2003年就对此写过文章,这只是个骗局——在如此的中国,知识能改变命运只能骗小孩子——中国的孩子很易骗,几轮扩招以后,大学生就业难就露出屁股了——国扩招是为内需准备的,城市还没准备那么多岗位,所以张三常让大学生们去血汗工厂的论调又出来了——如果还是这命运,还不如不上大学……你知道世上最在的悲剧是什么吗?知识没改变命运,钱没了……
虽然谁也没给这些学生准备多少岗位,但下岗空下来一些。同时,收纳学生还要有足够大的学校。于是在政府政策支持下,各大学加紧贷款扩建学校,设立二级学院收钱,以容纳向教书匠交钱来的学生们……
基础性投入也拉动了生产领域内需——这样经济就又活了一块。
地产:可能没有几人知道,先把房改房廉价卖给你,之后再拆掉它——更没有人想,大学生进城后将失去土地,而且要为城市房产接盘——庸众的智力并不是比精英低,而是骗局是在故意隐瞒,反向舆论与信息不对称中开始的——地产狂飙,既有中国经济的特殊性,又有市场的骗局在其中导演并表演——因为,只有白痴才相认,供需决定价格——而骗子正利用这种白痴制造假象,套取暴利。我知道自己很难得到明确的支持——所以经常不爱发言,因为庸众只会跟风,而且很多跟准了或蒙准了,但几乎没有辨别力;而知道本质的却常常偷偷藉此发财,也会以市场卫士的姿态来反对你……
医疗:这个实没什么可说。以刮钱为目标的一系列政策,怎么会为你花钱呢?
工资:为了扩大消费,给公务员涨工资,让它们领着庸众去旅游,去消费,去花钱——把八万亿花出来——其实,真能每年旅游的,还是那些人;没钱游的,还是没钱……
信贷:你要是还没钱花也没事,贷给你——你买个电动车都可能贷给你……总之,让你花钱,让你消费,让你把经济搞活起来。
汽车:把小排量的,人力的车全部停了,看你买不买车——再后来,还有车补了,减购置税了。
让你消费的政策一筐一筐……经济一定是活了——但贷款消费是不可能永远欢快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