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美乡村教师“当代武训”么富江的中国梦(转载)

1次阅读
没有评论

  (记者 郭显彪 通讯员 张红军)谈起中国梦,头发花白,饱经沧桑的山东省冠县东古城镇民生希望小学校长么富江说:“希望我们学校有一座教学楼,希望学校的路面能够硬化,希望学校操场也想和其他学校一样有塑胶跑道。”
  
  冠县出了个新武训
  一百多年前,“千古奇丐”的武训先生发誓要让天下的穷孩子都能上学,通过自己三十年的乞讨,终于办起了三所义学。一百多年后,在武训先生的家乡,山东省冠县东古城镇北郑疃村也出现了一位武训先生一样的人,他就是被尊称为“当代武训”的么富江。么富江有一个梦想,就是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够享受到公平的教育。
  位于黄河故道的冠县曾是国家扶贫“八七攻坚计划”的贫困县,后郑疃村则是该县最贫困的村庄之一。几十年前,这里常年风沙弥漫,土地贫瘠,教育十分落后。1988年以前,村里的小学没有固定的校舍,十几年连着挪了五六处被人遗弃的宅院,最后都因破败不堪不能再用。夏天,孩子们就在树荫下上课。到了冬天,天寒地冻学生严重流失,课程不得不停下来。毕业于阳谷师范、从教于东古城镇中学的么富江,看在眼里,急在心头。要脱贫先育人,他知道,如果孩子们不能上学,后郑疃村人就永无富裕之日。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促使他找到村委,要求修建学校。其实村里早想修建学校了,可就是没有钱。
  听说
  
  武训纪念馆建成了,么富江骑自行车一百多里地前往拜谒武训先生的雕像。武训先生三十年如一日,乞讨集资办义学的事迹深深打动了么富江。
  “亲戚朋友断个净,临死落个义学症”是啊,武训先生能够做到的事情,我为什么做不到?么富江夜不能寐,他决心做一名新时代有文化的武训,倾家办学,借债兴教,让村里的孩子重新走进学校。
  回到学校,么富江向领导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校领导为难了:“咱们镇发工资都困难,哪来的钱建学校?”么富江拍了拍自己的胸脯,坚定地说:“钱,不向国家要一分;物,不动村里一砖一瓦,我自己想办法,筹资金把学校办起来。”
  那是1988年的春天,33岁的么富江下定了回村办学的决心。
  行乞办学的路很难
  学校最初的教室就设在家里,1988年,么富江在村里收了第一批学生,一共50人,学校老师只有他和妻子两个人。可是,仅仅两间教室是远远满足不了孩子们的需求的,怎么办?只能扩建校舍!随着学生的数量增多,老么也觉得应该给孩子创造更加正规的学习环境,他和妻子变卖了全家所有值钱的东西,并开始四处奔波,求亲告友,还动员亲人及邻居搬离8处宅基地作为校舍。
  要使理想变成现实,首先要得到家里的支持。当了20多年的小学民办教师的妻子焦玉双一说即通,可父母的思想却一时转不过弯来。
  是啊,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一份正式工作,吃商品粮可是村里人人羡慕的好事儿。么富江夫妻两人每月能挣200多元工资,在1500人的后郑疃村,算得上是拔尖的了。妻子两人一个月的工资,这几乎抵得上村里其他家庭一年的收入了。
  放着稳稳的老师不当非要办什么学
  
  ,国家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你就能解决?有几成把握?么富江软缠硬磨反反复复地给老人做工作,最终,在二老的帮助下,么富江把自己的宅基地和弟弟的宅基地合二为一做校址,并将家里的旧房檩拿了出来。
  不过,区区这些是建不成一所学校的。他深知聚沙成塔的道理,只能外出借钱。为了筹到更多的钱,么富江绞尽脑汁发掘潜力,把能找到的亲朋好友统统都排上了号,只有一面之缘、沾上一点边的也不放过。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为此,么富江还摸出了点“门路”,上门前先准备点小意思,几盒烟,一点糖,一袋水果……
  “借钱不容易,教书人脸皮薄,但为了学生,我钱借的理直气壮,这不丢人”。靠着执着,老么赢得了一个又一个好心人的理解与支持,建起了村里的第一所完全小学“么富江小学”,这也是中国民间“第一所希望小学”。他把一家人搬到厨房里住,又挤占了父亲的宅基,动员说服与其相邻的堂兄堂弟借出住宅,村委会又为他划出一片地皮。就这样,么富江又建起了20多间房,不仅有了教室,而且还设了办公室、图书室、阅览室、器材室、学生宿舍和伙房。
  学校建起来,么富江坚持义务办学,学生每学期只需要交4元的学杂费。这样,村里流失的50多名学生又高高兴兴地走进了学校。
  学校开办第一年,学生成绩便在全镇50所小学中名列前茅。这下,东古城镇轰动了,人们知道后郑疃村出了个么富江,办学不收费,教的学生还特棒。他们纷纷把孩子送到么富江面前。
  呼吁关注乡村教育
  么富江兴办义学的事迹逐渐传开后,他被人称为“当代武训”。1995年,他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我国文化界、教育界等各界知名人士纷纷为之赋诗、题词,书法家欧阳中石老人欣然为后郑疃村小学题写校牌;著名诗人臧克家赋诗赞扬:“春风无私催桃李,好雨有情育英才”;国学大师、教育家季羡林,书法家柳倩、杨辛、林岫、魏启后等知名人士也纷纷为之题词。最后,么富江共得到题赠、捐赠书画三百余幅。
  为了得到更多的理解与支持,么富江先是在家举办了一
  
  次《么富江兴学名家墨迹收藏展》。地、县、乡的领导都去了,当时的地委委员、宣传部长张培俭还为之当场挥毫,镇党委、政府也为他送来了牌匾,引得庄乡邻里纷纷前来观看。
  如此大张旗鼓是要为借钱铺平道路。么富江说:“我们不能机械地学习武训,要依靠个人的效能,团体的热能,社会的功能。”
  么富江负债办学的事迹传开后,引起社会上的广泛关注。上海民生实业总公司总经理肖焕伟被么富江的义举所感动,当即拍板第一步先拿出15万元帮助还清他的第一所小学的债务。同时,在公司和这所小学学生中开展“一帮一”助学活动;民生小学191名学生在上小学期间每人每年可得到民生公司100元的赞助。
  为建一处新校,还么富江一个新家,1995年,上海华夏扶贫基金会、上海民生实业总公司捐款一百余万元,在老么的村旁建起了现在的第二所小学“民生小学”,老么是校长,兼老师。周边十几个村子的孩子都来这里念书,现在在校生已经有500多人。
  2000年,聊城景阳冈酒业也送来2万元,帮忙筹建了幼儿园,解决了附近乡村130多名农村儿童入托难的问题。
  “我愿将我生命的全部交给农村教育”
  为了筹款办学,么富江曾经在济南、北京等各地举行了书画义卖展。“不能光借人家的钱,自己也得想办法,我卖字画给学校筹点钱。”为了学校建设,他一放假就外出筹钱。
  今年60岁的么富江本已到了退下来的年龄,儿子、儿媳也继承了他的事业,可学校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让他无法闲下来。他准备从学校的具体琐事中解脱出来,积极参加一些能够引起人们关注教育的社会活动。“5月1日到3日,全国总工会教职工之家有个‘乡村最美教师表彰活动’。6月1日,将在聊城市运河博物馆举办‘我的中国梦’全国‘武训魂’诗联书画捐赠展,我要多方筹备。同时中国书画家希望小学启动仪式也在我的筹划之中;么富江一字派书画成果义卖展也要举办……”
  “你安排这么多活动不累吗?能忙得过来吗?”“累,忙起来就不觉得累了。就说这教学楼吧,规划申请早就报上去了,有关单位也都批示了,就差资金到位了。钱不到位能行吗?”三句话不离本行,么富江谈起话来滔滔不绝“眼看着入学的孩子年年增加,可校舍越来越紧张,也越来越老旧,怎么办?我只能靠着武训先生的精神厚着脸皮四处化缘,我愿将我生命的全部交给农村教育。”

https://www.chachapeizi.com/?wtpt/361.html

正文完
 0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