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方都市报来源:南方都市报2014-6-3 由葛兰素史克GSK在华涉嫌行贿案引发的反腐风暴犹如蝴蝶效应一般,对医药行业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被调查企业的数量上,还体现在了行业数据上。
继GSK后,5月26日,国内知名医学互动网站丁香园传出消息,礼来、阿斯利康、诺和诺德三家药企被杭州市卫生局指疑似发放商业回扣。杭州市卫生局于上周下发《关于深化廉洁风险防控建设,开展医药回扣专项治理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今年6月30日之前当地医疗机构对照相关规定自查。
当天,来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发布会上的最新数据显示,医药反腐下,2013年医药行业利润增长大幅放缓:2014年第一季度制药工业利润已缩水至516亿元,增速约13.2%,比去年同期大幅滑落8.8个百分点。
三外资药企被点名
杭州市卫生局内部下发的关于医药回扣专项治理工作的红头文件,让阿斯利康、诺和诺德、礼来三家外资药企再度陷入被“点名”的尴尬境地。
这三家跨国制药巨头,在糖尿病等治疗领域有着长期的竞合关系,目前掌控者中国国内糖尿病治疗领域的可观份额。在杭州市卫生局点名之前,英国制药企业阿斯利康在葛兰素史克案爆发后不久的2013年7月,即曾被上海市公安局黄浦分局造访公司在上海的销售公司。
美国礼来制药也在2013年7月对外确认沈阳工商对礼来公司在华的销售和供应商体系进行了临检。世界最大的胰岛素生产商丹麦诺和诺德则于2013年8月在欧洲对外披露了天津官员造访公司天津厂区的消息。
而此次杭州市卫生局下发的内部红头文件,则进一步将嫌疑指向了上述三家跨国制药巨头。目前被公开的上述文件的电子版,杭州市卫生局已经“要求各医疗机构采取自查自纠的方法,在6月30日之前,认真自查收受如阿斯利康、诺和诺德、礼来等药品企业、医用设备等经销企业及经销人员给予的财物等”。
由于在2011年6月13日,浙江省卫生厅曾通报“医药回扣专项治理年活动”展开情况,目前,医务人员主动上交价值1800余万元人民币的财务。杭州市内部下发上述文件,在某种程度上被视为该省“医药回扣专项治理”的一个常规动作。
但由于时下由GSK案引发的医药反腐风暴正酣,国内不少医药评论人士还是将杭州市卫生局的举措视为GSK案连锁反映的组成部分。
阿斯利康中国区和礼来制药均对上述被“点名”事件不予置评,其相关媒体负责人的电话处于无人接听状态。诺和诺德昨日亦未对南都记者发出的邮件采访函置评。
迄今超10家药企被查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是业内对阿斯利康、诺和诺德、礼来三家跨国药企被“点名”的点评。因为刚在几日前,另一家跨国药企罗氏在杭州的办公室也遇到了当地工商部门的造访。
罗氏方面已经向南都记者证实,公司杭州办公室21日被工商部门造访一事,但否认被查封。依照罗氏的说法,公司正在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
而作为引发此轮医药反腐风暴的GSK,已经在本周二对外表示,公司除了在中国接受调查外,英国欺诈重案办公室(SeriousFraudOffice)也已经在跟进对其的调查。
GSK周二表示,该公司因涉嫌商业行为刑事犯罪,目前被英国欺诈重案办公室调查。英国欺诈重案办公室属于独立的政府部门,为英国总检察长所领导,负责调查涉嫌欺诈、贿赂和腐败案件。而在此之前,中国侦查机关已查明,2009年1月马克锐在就任GSK中国处方药事业部总经理后,先后组建和扩充了多个销售部门,将贿赂成本预先摊入药品成本,并组织各部门在虚高药价条件下,通过大肆贿赂医院、医生、医疗机构、医药相关协会组织等医药销售相关部门及其所属人员推销药品,牟取非法所得数十亿元。
此外,依照长沙警方此前披露的信息,GSK中国企业运营总经理黄红和梁宏,亦涉嫌分别收受100余万元和200余万元贿赂。
据南都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跨国药企中,除了GSK外,已经有包括阿斯利康、诺和诺德、礼来、罗氏、拜耳、优时比等近10家药企的在华办公室遭到中国相关部门的造访。而国内本土制药公司方面,则有国药控股、哈药三精制药[0.30%资金研报”>等药企的高管被立案侦查。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占滨日前被立案侦查后跳楼身亡。而国药控股方面,该公司前副总裁施金明在2014年1月10日晚被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贪污的指控拘留调查,国药控股全资附属公司国药控股分销中心有限公司前总经理徐益众也在前述调查范围内。
烧钱开路模式遇阻
长期以来,跨国药企靠的就是把本国市场专利到期的高价非专利药拿到新兴市场,通过高投入的学术营销,收取高溢价,但这种游戏规则,在中国医药[-0.10%资金研报”>反腐和医保控费的外部环境下,已经变得有些艰难。
游戏规则变化,正让跨国药企中国区的业绩稳健增长模式面临压力。GSK中国区在斩断涉嫌“带金销售”的不合规学术营销后,2013年第三季度中国区业绩即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下滑,其中处方药和疫苗的销售当季同比下降高达61%。
GSK通过临江旅行社把部分会议费用套现后,采取直接行贿或赞助项目等形式,向个别政府部门官员、少数医药行业协会和基金会、医院、医生等大肆行贿。而GSK的做法,其实并非孤例。
彭博社此前即披露指,至少有默克、诺华等全球知名制药公司在最近3年内通过同一家旅行社,进行过会议和行程安排。
此外,有行业分析人士还向南都记者揭示了跨国药企烧钱开路模式在华遇阻的另一大原因,即“医保控费”。
以此次“点名”事件发生地杭州为例,2012年底和2013年初开始,该市医保局就开始悄然运行一种智能处方审核系统,通过这个系统,杭州市所有医保定点医院的医生每开具一份诊疗单、药方单都会即时得到告知:是否通过医保局的审核。而此次杭州市卫生局要求医疗机构自查,这一处方审核系统预计也是发挥相关作用。
广州市的居民医保基金也一度出现“收不抵支”。数据显示,2009年度至2011年度,该市基金缺口累计约为2.7亿元。而来自第25届全国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的数据更是宣称,“医保基金目前缺口300亿左右,并将不断扩大。”
实际上,国际上对于跨国药企烧钱式学术营销的反思早就已经开始,哈佛大学教授玛利娅·安吉尔在《制药业真相》一书中就公开质疑这些跨国药企推广活动的必要性。据《制药业真相》的初步统计,消费者因为销售推广活动而承受了30%的涨价幅度。
可能是基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对医保控费的强化,GSK、诺华、礼来已于近日“换子”,以期此举可以助各自渡过时艰时期。
依照“换子”方案,诺华将以160亿美元收购葛兰素史克肿瘤事业部,而葛兰素史克则将以52.5亿美元收购诺华疫苗事业部(流感疫苗除外),葛兰素史克和诺华成立消费者保健药物合资企业,葛兰素史克占63.5%的股权,此外,礼来则将以54亿英镑收购诺华动物保健业务。
催生替代效应?
随着礼来、诺和诺德、阿斯利康三家有糖尿病治疗业务的公司被点名,国内糖尿病领域的药企被市场开始看多。杭州市卫生局上述内部红头文件被媒体曝光当日,与诺和诺德有着竞争关系的通化东宝[-1.78%资金研报”>股价涨超5%。
安信证券认为,外资药企的连续被查,加上对国企使用咨询公司的限制,反映出了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医药行业的影响。对GSK案件的处理,最终会落实到对外资药企在中国超国民待遇的逐步取消:依次是药品降价、招标中的重新分层、报销政策的变化(药品基准价的制定将变定比例报销为定额报销)。该证券出炉的最新报告指,上述外部环境的变化将令高品质国产药品的进口替代趋势加强。
不过,也有行业观察人士则分析认为,跨国药企受到大规模整顿后,这些企业无非会选择两个结果:退出中国、大规模降价。有鉴于葛兰素史克在经历如此艰难时刻的情况下,都未轻易退出中国市场,那么,大规模降价的可能性被提高。但外资原研药降价是否就等于是本土药企受益,则尚不好说。
“降价对谁有利呢?同样价格的进口药和国产药,你会选择谁呢?”该分析如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