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介和:以创新力带动中国经济发展(转载)

1次阅读
没有评论

  
  
  近年来,国内频频曝光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等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热议的“小悦悦悲剧”、“跌倒老人无人敢扶”等事件,无不暴露出社会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的严重问题。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中国人到底怎么了?西方人对此评价说,今天的中国是个信仰缺失的民族。
  果真如此吗?
  中华民族是个伟大的民族,她不仅有着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更有着神圣崇高的民族信仰,那就是儒家思想(简称儒学)。过去是这样,现在同样如此。
  在中国,谈到国学或宗教,人们自然会想到儒、佛、道。但三者的关联与不同却鲜有人能说的清楚。因此,长久以来,人们更多的是推崇佛学的无私与奉献。事实上,万物的一切都源于儒学。因为儒学是入世的进取,佛学是出世的奉献,道学是用出世的品做入世的事,即规律。这就是儒、佛、道的精髓。
  有人空谈佛家出世的奉献,那我要问,没有入世,谈什么出世?没有进取,拿什么奉献?孟子曾曰,“人之初,性本善”;荀子则言,“人之初,性本恶”,我看都不对,应该是,“人之初,性本私”。人类因私而神圣,个人因私而进取,没有入世进取的私,何谈出世奉献的公?没有儒学,国学将失去根基,因为儒、佛、道的核心就是儒的进取。儒家是私,佛家是公,没有儒家入世进取的私,哪来佛家出世奉献的公?没有入世,何谈出世?没有进取,哪来奉献?儒家体现的是物质文明,佛家彰显的则是精神文明,有了物质文明,才能谈精神文明。没有儒雅之体,何来佛仁之心、道和之骨?
  今年年初,带领团队赴澳新考察中,一名80后员工向我提出这样的问题:既然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儒学是我们的民族信仰,那为何与一些历史短暂甚至仅有百年的西方国家相比,我们的社会文明程度却与他们相差甚远呢?难道我们的传统国学不如这些西方文化先进、文明?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不得不谈到儒学的诞生背景和思想核心。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是与春秋时代的社会变革、鲁国的文化传统有着密切关系。稍加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儒家文化主要倡导的是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简单而言,就是教导人们如何做人做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思想核心始终围绕着政治和精神层面,基本没有涵盖经济和物质层面的内容。这一点是与封建社会人们匮乏的物质生活资源相适用的。
  然而,对于物质和精神,我常讲,有了物质文明,才能谈精神文明,这一点很重要。现在,我们很多人往往是有了物质文明却上升不到精神文明,这是很可怕的。但是反之,没有物质文明的精神文明基本都是精神病。因此,随着历史的延伸,经济的发展,我们的传统国学尤其是儒家文化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了。正如我常讲的,传统国学在当今的中国,三分之一有用,三分之一无用,三分之一负作用。当经济腾飞带来人们对物质需求的极度膨胀,传统国学对经济领域缺失的后遗症开始逐渐显现出来。人们开始变得迷茫空虚,无所适从,价值错位,甚至表现极端……,并由此衍生出了中国社会的三大矛盾:官场,贵而不富;商场,富而不贵;学场,不富不贵。
  于是,西方国家抨击我们是信仰缺失的民族,甚至有美国人预言说“20年后,中国将成为全球最穷的国家”,试图以此来唱衰中国。对此,我们当中有些人也开始自疑,甚至默认。殊不知,这恰恰是历史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正如中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以及近代史上中国的“五四运动”,都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产生的必然结果。
  因此,追根溯源,造成中国文化断层、信仰缺失、价值错位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传统国学的创新力不足,没能与时俱进。在当今这个新时代、新经济、新人文的大背景下,人们亟需一部涵盖经济、政治、人文、社会等领域的新国学,来弥补传统国学对物质经济的缺失与不足。《新论语》便由此应运而生。我希望这本结合了我30年商道箴言、人生智慧,并在传承传统国学的基础上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新国学,能够让社会上的成长型群体明白,让我们的脚步等一等我们的心灵;让成熟型的群体明白,让我们的心灵跟上时代的脚步!
  诚然,从无知到有知,我们离智觉还有一个过程;从贫穷到富足,我们离贵仁还有一段距离。但历史的辉煌与灾难都充分证明,中华民族是任何艰难险阻都打不败、击不垮的伟大民族,她聪明、善良、勤奋。灾难有多深重,崛起就会有多高远。我们柔韧,我们刚勇,我们有崇高的民族信仰,坚定的民族信心。我们会用铁一样的历史向世界证明,中华民族不是信仰缺失的民族,我们会用与时俱进的儒家思想来构建东方文化强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https://richdady.cn/wap/zixun/item-5359.html

正文完
 0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