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等待崩盘,不如合作建房(转载)

3次阅读
没有评论

  时隔八年 合作建房重现济南
  日前,有媒体报道,济南某银行职员刘玉才与几个网友共同注册成立了一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迈出了合作建房的第一步。下一步,也是很关键的一步,就是争取在四个月内拿到一块合适的土地。在下一步里,刘玉才一改之前合作建房发起者通过走“招拍挂”程序拿地的思路,而是改攻各区的招商办,希望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拿到地块。此外,他还对合作建房参与者设置了门槛,不再专注于吸收社会“散户”,而要去济南国有企业、大学、银行等单位联系,组织有意向、符合条件的员工集体参与到项目中。这样的思路让合作建房之路上的最大拦路虎“拿到地”增加了一种选择,参与者资格的筛选会使资金筹集能力有一定加强,然而,刘玉才的济南合作建房之路,前路漫漫,最终能否成功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其实,刘玉才并非济南第一个发起合作建房的人。早在2005年的时候,就有来自济南各行各业的600余人共同参与了当时济南的首例合作建房计划,然而最终却销声匿迹。同济南首例合作建房结局一样,从2003年到2013年10年的时间里,包括“合作建房第一人”于凌罡在内的全国多个合作建房计划最终都搁浅。其中绝大多数,都别挡在了拿地这一环节。
  合作建房坎坷路 拿地是最大拦路虎
  有人评价说,“合作建房者拿地失利已经成了一个周而复始的规律”。在拿地的过程中,有来自合作建房组织资金薄弱不具竞争性的原因。因为合作建房代表了太多人的利益,在拿地过程中就不可能像开发商一样不断加价。
  此外,来自开发商的干扰也是拿地失利原因之一。根据媒体报道,于凌罡发起的合作建房组织曾经看中了北京一块地,结果招来开发商的疯狂抬价,最后只能失败告终。而在杭州,听说合作建房者看中了一块地,结果有90家开发商报名争夺那块地,合作建房者只好退出。
  来自温州的赵智强被称为“国内个人合作建房破冰第一人”,之所以成为“破冰”就是因为他首先拿到了土地。而他拿地的过程则是隐身在幕后,委托当地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在现场竞拍,从而避免了来自开发商的干扰。然而,这种拿地模式很难被复制——现在政府出让的地块越来越大,很少有符合合作建房需求的土地。
  缺乏政策支持是合作建房难成功的根源
  与近些年来合作建房屡战屡败的局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外合作建房在整个房地产市场上占据了不小的份额。比如在德国,三分之一的住宅是由住房合作社建造的。据了解,在国外,政府会对住房合作社建房给予低息贷款、借款保证、减税、补贴及合理价格的土地等多方面的政策支持。
  即使在中国,在住房市场化改革以前,合作建房同政府建房、私人建房、开发商建房一样,也曾是一种比较重要的住房供应方式。但1998年房改之后合作建房地位逐渐淡出,而随着土地财政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政府对合作建房也不再鼓励和支持。有专家曾对广州 、武汉、温州 、北京的合作建房项目进行考察后发现,多数项目停滞不前的原因就是缺少政府扶持。而反观温州赵智强合作建房的成功经验,其中也有政府支持的影子在里面。
  高房价下 合作建房何去何从
  吕兆毅 山东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教授,山东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教授吕兆毅教授曾在接受腾讯房产专访时表示,合作建房对于调控房价来说是最有效的调控手段。像欧洲的德国等完全的市场经济国家,有30%-40%是合作建房和个人建房,从而有效拉低了房价。“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合作建房在我国仍然没成气候。”吕兆毅说,尽管我国在有关文件中也曾出现过“鼓励集资合作建房,继续发展住房合作社”等表述,但在实际操作中,合作建房者几乎没获得过政策上的支持,有的甚至按商品房流程来操作而导致手续更为复杂。
  因此,吕兆毅建议,国家应尽快将个人合作建房纳入法律框架,从根本上解决政策许可问题,以及基本运行和监督规则,不断加大资金、土地等支持力度。同时,建立合作建房基金,鼓励居民将资金投入到满足基本居住需求的普通住宅的开发建设中。

https://www.richdady.cn/book/item-151.html

正文完
 0
评论(没有评论)